杜威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
杜威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要让教育融入生活,通过教育使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他主张教育应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强调“在做中学”,即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和成长。
教育无目的论
杜威认为,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会中,教育只是外力强加于受教育者的目的的。在民主的社会中就不同了,应当奉行无目的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的生长和发展,而不是为了达到某个预定的目标。
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学校应该从教材和教育方法上进行根本的变革,主张将各类型的手艺、自然研究、科学常识、艺术引进学校,使得每个学校都成为一种雏形的社会生活,儿童在这样的小社会里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最终建立起“一个有价值的、可爱的、和谐的大社会”。
儿童中心主义
杜威批判了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提倡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他认为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儿童的本能和活动中,而不是强制灌输成人的标准和教材。通过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和成长,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教学论
杜威以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理论为基础,对教材和教法等课题作出了和传统观念不同的论述。他主张“从做中学”,认为儿童不从活动而由听课和读书所获得的知识是虚渺的。
道德教育论
杜威说:“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在杜威看来,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杜威极力强调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
杜威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理论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