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划分是指对一个地区的地层剖面中的岩层进行划分,建立地层层序的工作。这一工作主要依据以下几个原则和方法:
岩石地层划分
根据岩性和岩相特征进行划分,主要依据宏观岩性特征和相对地层位置。
岩石地层单位包括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如群、组、段、层)和非正式的地层单位(如段、层、礁体、透镜体)。
生物地层划分
根据系统采集的化石进行划分,主要依据化石种类、组合及时代特征。
生物地层单位通常以年代地层单位(如界、系、统、阶)为基础,这些单位也以化石作为划分和对比依据。
年代地层划分
根据形成时间进行划分,主要依据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确定地质年代。
年代地层单位(如界、系、统、阶)用于表示地层的相对年代顺序。
地层对比
通过在不同地区发现的标志性岩层和化石进行对比,确定它们在地质年代上的相对位置。
地层对比有助于准确划分地层和建立地层层序。
化学地层划分
根据岩层的地球化学特征,如主要氧化物和元素的含量、组合、丰度变化和分布形式进行划分。
化学地层单位用于表示具有相似化学成分和特征元素的岩层。
沉积旋回和岩性变化
通过建立标准剖面,观察岩相由粗到细又由细到粗的重复变化,识别沉积旋回。
沉积旋回的级别和完整性影响地层单位的划分。
综上所述,地层划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岩石、生物、年代和地球化学等多种因素。通过这些方法,地质学家可以建立一个准确的地层层序,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球历史的演变过程和矿产资源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