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监生是清代吴敬梓所著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经典人物,原名严大育,字致和,是广东省高要县的一位监生,严贡生的胞弟。严监生的形象复杂且立体,他既是一个典型的吝啬鬼,又是一个慷慨大方且有人情味的人。
吝啬成性:
严监生以吝啬著称,临终前因灯盏里点着两根灯草而迟迟不肯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才咽气,这一细节充分展示了他对金钱的极度吝啬。
慷慨大方:
尽管严监生吝啬,但他也有慷慨大方的一面。例如,他正妻王氏病重时,他延请名医,煎服人参,毫不吝啬。此外,他临终前还托孤于内兄,表现出对家族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关心。
胆小卑微:
严监生由于没有家族优势,活得卑微,死得窝囊。他害怕严老大,对财产的聚敛主要靠剥削和惨淡经营,甚至靠生活方式上的自虐来减少开支。
复杂性格:
严监生的性格中既有吝啬的一面,也有卑微可怜的一面,还有慷慨与不乏人情的一面。他以金钱作为护身符,来消灾弭难,苟且偷安。他对财产的聚敛和对家族的责任感,显示出他性格中的矛盾和多面性。
综上所述,严监生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虚构人物,他既是一个典型的吝啬鬼,又是一个慷慨大方且有人情味的人。他的形象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也反映了作者对正义的坚持和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