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简介

时间:2025-02-12 20:11:56 网络游戏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是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小说家,被誉为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19世纪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尊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普希金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贵族家庭,童年时代,他跟随法国家庭教师学习法文,8岁时就能用法文做诗。同时,保姆对他进行了俄罗斯民间文学的熏陶,从小培养了他对民间语言和口语的热爱。1811年,普希金进入贵族子弟学校皇村学校学习,年仅12岁就开始了其文学创作生涯。1815年,在中学考试中他朗诵了自己创作的“皇村怀古”,表现出了卓越的诗歌写作才能,特别是他诗作韵文的优美和精巧得到了广泛的赞赏。在早期的诗作中,他效仿浪漫派诗人巴丘什科夫和茹科夫斯基,学习17世纪——18世纪法国诗人安德列谢尼埃的风格。在皇村中学学习期间,他还接受了法国启蒙思想的熏陶并且结交了一些后来成为十二月党人的禁卫军军官,反对沙皇专制,追求自由的思想初步形成。

普希金毕业后到彼得堡外交部供职,在此期间,他深深地被以后的十二月党人及其民主自由思想所感染,参与了与十二月党人秘密组织有联系的文学团体“绿灯社”,创作了许多反对农奴制、讴歌自由的诗歌,如《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1820年,普希金创作童话叙事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1825年,完成短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828年,完成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0年,参加《文学报》的编辑工作。1833年10月,完成长诗《青铜骑士》。1836年10月,完成小说《上尉的女儿》。1837年2月10日,因决斗负伤而死。

普希金的作品描绘了俄国广阔的社会生活,提出了时代的重大问题,促进了俄国社会思想的前进,有利于唤醒人民,有利于俄国解放运动的发展。他的作品如《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短篇小说《黑桃皇后》,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等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