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程序的运行时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计算:
系统时间比对法
利用PLC读取系统时间的指令,将读出的时间与设定的原来时间进行比对,从而计算出PLC自首次上电后经过的总时间。这种方法包括读出系统时间和设定原来时间的操作,适用于需要精确统计时间的情况。
编程时间表示
总编程时间是指完成整个PLC程序所需的时间,包括需求分析、程序设计、逻辑编写、调试和测试等阶段。这个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以及编程人员的经验和技能水平。
运行周期计算
PLC程序的运行周期可以通过公式“运行周期 = 程序执行时间 + 扫描时间”来计算。其中,程序执行时间是指PLC程序执行各种指令的时间,扫描时间是指PLC对输入信号进行扫描的时间。
使用定时器和计数器
可以通过PLC中的定时器和计数器来累加运行时间。例如,使用一个定时器控制电机运行的时间,并在每次电机运行时启动定时器,将累计的时间保存到非易失性内存中。
使用系统函数读取运行时间
在某些PLC系统中,可以通过调用特定的函数来读取运行时间。例如,在三菱FX3U型PLC中,可以调用RD_SINFO、RT_INFO或RUNTIME指令来获取CPU的运行时间。
建议
选择合适的方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来计算PLC程序的运行时间。如果需要精确统计,建议使用系统时间比对法或调用系统函数。如果只是需要大致的运行时间,可以通过定时器和计数器来实现。
考虑编程难度:在计算运行时间时,需要考虑编程的复杂性和难度,选择简单易行的方法来减少编程工作量。
数据存储:确保将累计的运行时间数据存储在非易失性内存中,以避免数据丢失。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计算PLC程序的总运行时间,并为设备维护保养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