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程中设置“底抬高多少为零”通常取决于具体的加工需求和机床的功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和考虑因素:
设置Z向安全高度
如果底面被抬高的数值设为0,则Z向安全高度应大于模仁的高度。这样可以确保在加工过程中刀具不会与模仁发生碰撞。
对刀点的选择
在工件底面对刀时,通常将Z零点设置为0,这意味着刀尖与工件底面接触时的Z坐标为0。
在工件顶面对刀时,有时会将Z零点设置为负值,例如-10,这取决于具体的加工要求和机床设置。
刀具的几何属性和动态测量
在选用刀具时,可以使用几何属性功能来动态测量Z向数值,从而确定要装的刀长。如果底面被抬高的数值设为0,则需要手动计算刀长,这可能会增加出错的风险。
底抬高的实际应用
底抬高(Bottom Retraction)是指在切削过程中刀具离开工件表面的距离。这个设定值通常由数控铣床编程员根据具体工件的要求和刀具的特性来确定。
具体编程步骤示例
选择要设置零点的刀位号
在机床控制面板中,选择要设置零点的刀位号。
放置工具并移动至预设加工起点
在选定的刀位号上放置一把工具,并手动将其移动至预设的加工起点位置。
调整刀具高度
将工具头置于加工起点位置,确保刀尖与工件之间有一定的间隙。此时,根据具体需求,可以将底面抬高的数值设为0,或者根据刀具和工件的实际尺寸进行调整。
对刀并保存设置
进行对刀操作,确保机床的Z坐标与刀具的实际高度一致。完成对刀后,保存设置,以便在后续加工中使用。
建议
明确需求:在设置底抬高之前,明确加工需求和刀具特性,以确保正确选择底抬高的数值。
使用辅助工具:利用机床的测量功能或辅助工具来确定刀具的准确高度,以减少人为错误。
复查设置:在编程完成后,务必复查底抬高的设置,确保其符合加工要求。
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可以更准确地设置底抬高数值,从而提高加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