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编程数学课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课例介绍
数学思维培养: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使用实例、案例、解答思路等方式进行阐述。
实际问题与抽象思维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时,要注意梳理清晰思路,深入分析问题本质,让学生形成系统的思维框架。
选择重要数学领域:在课例介绍中可以选择若干重要的数学领域进行深入的介绍,如数学分析、微积分、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拓扑学、拓扑动力学等,并阐明其实际应用价值。
编制原则
客观性原则:案例应基于实际情境,避免虚构和抽象概念的演绎。
独特性原则:教师在撰写案例时应发挥创造性,避免人云亦云,有个性的观察、实践、反思和表述。
价值性原则:所选事例应具有先进性与实用性,与案例的实际意义成正比,站在时代高度面向教学实际需要。
编制格式
案例+分析:专家撰写的案例主要格式是“案例+分析”,变式有“提示——案例——分析”和“提示——案例——访谈录——分析”。
片断+反思:教师撰写的案例主要格式是“片断+反思”,变式有“背景——片断——反思”和“片断——评析——反思”。
案例内容
案例描述:选择与主题相关的教学片段或情景故事进行文学化描写,展示案例问题的同时增强可读性。
教学随感:说明教学效果,反思教学得失。
案例点评:对课堂教学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进行点评,包括间接背景和直接背景的描述。
问题展示:阐明问题是如何提出的,问题是什么,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
问题解决: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步骤及出现的反复。
理论与实践结合
创新点:案例应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有所创新,通过“案例评析”展示科学教育的前沿问题、科研成果或发展趋势。
案例结构:案例的基本结构应着重呈现问题是如何提出及问题解决思路,课堂写真可以多样记录,形式可以是对话式或叙事式,最好是片段式地写,有小标题,言之有理,虚实并重。
篇幅与主题
篇幅:案例篇幅不宜过长,3000-4000字为宜,同一个课题可以多角度开发研究主题。
研究主题:例如,对于“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一课题,可以研究“如何实现算法多样化”、“学生的计算策略与个体的思维差异”、“从数字关系寻找有效的计算策略”等。
通过以上步骤和原则,可以编写出具有实用性、创新性和可读性的编程数学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