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慢走丝编程中,添加锥度主要涉及以下步骤和要点:
使用G51或G52指令
G51用于定义锥度加工的上限(工具侧),而G52用于定义锥度加工的下限(工件侧)。
这两条指令通常放在G41(工件侧锥度)或G42(工具侧锥度)代码行之前。
使用G50T0指令取消锥度
如果需要在加工过程中取消锥度,可以使用G50T0指令,并将其放在G40(取消锥度)代码行之前。
绘制加工形状图
在编制锥度加工程序时,首先需要绘制加工形状图,明确基准面和辅助面的位置及形状要素数。
基准面和辅助面的图形要素数应相同,且两个图形不应重叠,错开一定距离画图,例如以Y轴为基准,错开30mm。
计算辅助面的错开量
根据锥度大小,计算辅助面的错开量(X),公式为X=t×TAN(角度值)。例如,板厚20mm,锥度5°时,X=20×TAN(5°)=1.7498mm。
编制程序时的注意点
锥度加工时,上下导丝嘴的相对位置会影响锥度的大小,因此需要仔细确定导丝嘴的位置和移动轨迹。
对于底部有避空的孔,锥补需要相应调整,通常避空部分需要加大锥度,具体加大量根据孔的大小和高度而定。
使用EXCEL等工具进行修正
利用EXCEL等工具自动计算修正值,制作锥度修正器,简化锥度修正计算的过程,提高加工精度。
确认切割和取料的准确性
在切割锥度时,需要确认切割方法和取料方式,以确保锥度准确且方便取料。有时可以采用无屑加工方法。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在慢走丝编程中有效地添加和调整锥度,从而满足加工要求。建议在实际操作中结合具体机型和加工要求,仔细编制和测试程序,以确保加工精度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