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排刀编程是一个涉及多个步骤和注意事项的复杂过程。以下是一个详细的编程指南,基于不同来源的信息整理而成:
1. 对刀步骤
对刀是数控车床排刀编程的第一步,确保刀具正确位置和对齐工件。
手动方式:
转动主轴至正转,使用1号刀车工件端面,W坐标清零,录入方式选择程序,输入G50和Z0,然后循环启动。
手动方式:
退出1号刀,车外圆,U坐标清零,沿主轴(Z)方向退刀,停止主轴旋转,测量已加工外圆直径,输入G50和X(测量值),然后循环启动。
手动方式:
将刀具移动到安全位置,转动主轴换2号刀,轻碰工件端面进行刀补,输入Z0.00,车外圆,沿Z轴方向推刀,停止主轴,测量已加工外圆直径,输入测量的X值。
重复步骤3和4:
换3号和4号刀,光标分别移动到103和104处,进行相应的编程和测量。
2. 编程特点
绝对值编程与增量值编程:根据图样标注的尺寸,可以采用绝对值编程(如X以直径值表示)或增量值编程(以径向实际位移量的二倍值表示)。
刀具半径补偿:为提高加工精度,当编制圆头刀程序时,需要对刀具半径进行补偿。数控车床一般具有刀具半径自动补偿功能(G41, G42),可直接按工件轮廓尺寸编程。不具备此功能的机床需要先计算补偿量。
固定循环:为简化编程,数控装置常具备不同形式的固定循环,可进行多次重复循环切削。
3. 常用编程指令
G代码:控制刀具的移动和加工功能,如G00(快速定位)、G01(直线插补)、G02/G03(圆弧插补)等。
M代码:控制机床的辅助功能,如M03/M04(主轴正转/反转)、M05(主轴停止)、M08/M09(冷却液开/关)等。
刀具补偿指令:G40(取消刀具补偿)、G41(左侧刀具补偿)、G42(右侧刀具补偿)。
4. 编程注意事项
了解加工零件的形状和尺寸:在编程前,需充分了解零件的几何特征、加工工艺要求和精度要求。
合理安排刀具使用顺序:根据零件形状和工艺要求,先粗加工后精加工,以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注意刀具位置和进给速度:刀具位置应与加工零件轮廓相匹配,进给速度要适中,以保证加工质量。
避免刀具干涉:合理安排刀具位置和进给路径,避免刀具之间的干涉,防止加工质量下降或损坏刀具。
考虑刀具磨损和更换:在编程时,考虑刀具的磨损情况,及时进行刀具更换,以保证加工精度。
5. 示例程序段
```
G00 X10.0 Y0.0 Z10.0
G01 Z-1.0 F100
G41 X20.0 Z0.0
G01 X20.0 F100
G42 X0.0 Z0.0
G01 Z1.0 F100
M05
M30
```
这个示例程序段包括快速定位、直线插补、刀具半径补偿和程序结束等指令。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完成数控车床排刀编程。实际操作中,建议结合具体机床型号和加工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