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卧式编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工艺方案及工艺路线
分析图纸,确定安装基准。
确定加工方法和加工路线,通常遵循先面后孔、先粗后精的原则。
选择切削用量,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等。
编写程序
使用G代码和M代码编写加工程序。
对于简单轮廓,可以直接使用G代码编程。
对于复杂轮廓和三维曲面,可以使用自动编程软件(CAD/CAM)生成数控加工程序。
模拟运行
在机床上模拟程序运行,确保无误后再进行实际加工。
调试与优化
检查程序,确保所有G代码和M代码正确无误。
根据实际加工情况调整切削速度、进给速度等参数。
示例编程步骤
以加工端盖为例,编程步骤如下:
确定工艺方案及工艺路线
分析端盖图纸,确定安装基准为A面和4×M12螺纹孔。
加工方法包括铣平面、镗孔、钻孔、扩孔、攻螺纹等。
加工顺序为:先铣B面,再镗φ60H7孔,然后钻孔、扩孔、铰孔,最后攻螺纹。
选择切削用量
铣平面使用Φ100mm端铣刀,转速300r/min,进给速度70mm/min。
镗孔分粗镗、半精镗、精镗三道工序,使用镗刀,转速分别为400r/min、450r/min、350r/min,进给速度分别为60mm/min、50mm/min。
编写程序
使用G代码编写加工程序,例如:
```
G65 P800 U W I J K G90 G54 B0
G90 G55 B0
G90 G56 B0
G90 G57 B0
M30
```
对于复杂轮廓和三维曲面,可以使用CAD/CAM软件生成数控加工程序。
模拟运行和调试
在机床上模拟程序运行,检查刀具路径和加工参数是否正确。
根据模拟结果调整程序,确保加工精度和效率。
自动编程软件的使用
使用自动编程软件(如MasterCAM、CAD/CAM软件)可以大大简化编程过程:
绘制工件三维模型
使用CAD软件绘制工件的三维模型,包括所有几何信息。
制定加工工艺方案
在CAM软件中制定加工工艺方案,包括切削参数、工艺路线、刀具选择等。
生成NC程序
CAM软件自动分析工件的几何形状和切削参数,生成适合于卧式加工中心的NC程序。
转化为机床语言
使用转换软件将NC程序转化为机床可以读取的语言,例如G代码和M代码。
加载和调试程序
将转化后的程序加载到卧式加工中心中,进行调试和加工。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有效地进行加工中心卧式的编程。建议初学者先从简单的几何形状和加工任务开始,逐步掌握更复杂的编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