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床上棒料加工的编程方法如下:
使用G54坐标系和子程序
可以通过调用子程序来简化编程过程。例如,使用G54坐标系可以方便地定位棒料加工的起始点。
偏移操作(MDI)
在某些数控系统中,如FANUC,可以使用偏移操作来调整刀具的起始位置,确保每次加工后棒料端面平整。
循环调用子程序
如果一个零件上有多个相同特征,可以通过循环调用子程序来减少编程的重复性。例如,一个零件上有8个相同特征,可以编写一个子程序,然后循环调用7次。
宏程序智能跳转
对于加工多个工件的情况,可以在程序中设置宏程序,实现智能跳转。例如,加工25件工件时,可以设置一个变量来控制循环次数,当变量等于25时,程序跳转到结束加工。
具体编程示例
```plaintext
; 编程参考1
O 100: φ25铝合金棒料;
粗、精车用1号外圆车刀,切断用4号切断刀;
换刀点定在*50,Z100;
N10 G50 *50 Z100;; 以换刀点定位工件坐标系
N20 M3 S560;; 启动主轴
N30 T0101; ; 换1号刀
N40 G0 *25 Z2; ; 快速移动到加工出发点
N50 G71; ; 执行外圆粗加工循环
N60 G71 P70 Q140 F100; ; 留余量* ,进给量100 mm/min
N70 G0 *; ; 轮廓加工起始行
N80 G1 Z0 F30; ; 精加工进给量30
N90 G3 * Z- R2; ; 轮廓加工结束行
N100 G1 *12 Z-15; ;
N110 W-5; ;
N120 N130 G2 * Z-30 R15; ;
N140 Z-45; ;
N150 G70 P70 Q140; ; 执行精加工循环
N160 G0 *50 Z100; ; 回换刀点
N170 T0404; ; 换4号切断刀
N180 G0 *26 Z-36; ; 定位切槽起点
N190 G1 *18 F10;; 切槽
N200 G4 *4; ; 槽底暂停4秒
N210 G0 *26;;
N220 Z-;; 定位切断起点
N230 G1 *12 F15;; 切断
```
注意事项
编程前需分析工件的形状、尺寸和工艺要求,确定切削加工的顺序、方法和参数,并绘制出加工轮廓图。
根据加工轮廓图,按照数控编程语言的格式编写加工程序,使用G代码、M代码和T代码等命令描述加工过程中的各种控制信息。
设置数控机床的各项参数,例如进给速度、主轴速度、刀具半径、切削深度等。
将编写好的加工程序通过U盘或网络传到数控机床的控制器上,并进行调试,确保程序正确无误后进行试加工。
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可以实现车床上棒料加工的有效编程。建议初学者先从简单的编程任务开始,逐步积累经验,掌握更复杂的编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