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加转台的编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
手动编程
固定角度切换:对于只有固定角度(如C1, C2, C3, C4)的卧加转台,可以在MC中通过手动输入指令来切换工作坐标系和转台角度。例如,从G54(C1)切换到G55(C2),只需在MC中输入相应的指令即可。
宏程序编程
自动计算坐标:通过UG或手工编程使用宏程序计算坐标,可以找正一次坐标系,然后任意角度自动换算,从而实现加装转台自动化加工。这种方法可以减少编程工作量,轻松实现快速机台之间的无缝切换,减少操作人员的重复工作。
CAM软件编程
生成NC程序:使用CAM软件(如hyperMILL)可以自动分析工件的几何形状和切削参数,然后生成适合于卧加式加工中心的NC程序。这个过程包括绘制工件三维模型、制定加工工艺方案、编写NC程序、转化为机床语言以及加载NC程序等步骤。
系统代码
MDI模式:在MDI模式下,通常有执行交换工作台的代码,不同系统代码不同。例如,澳柯玛系统中,执行M60代码就可以交换工作台。
建议
选择合适的编程方法:根据实际需求和加工精度要求,选择最适合的编程方法。对于简单的工作台切换,手动编程可能更直接;对于复杂的自动化加工,使用宏程序或CAM软件可能更高效。
熟悉机床和控制系统:编程前需要充分了解卧加式加工中心的机床结构和控制系统,以确保编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调试和优化:在编程完成后,需要进行充分的调试和优化,确保程序在实际加工中能够准确无误地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