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CNC编程主要使用 G代码和手动编程两种方式:
手动编程 :在计算机数控(CNC)出现之前,机械加工设备的编程是由工人手动操作完成的。工人根据零件的要求和加工工艺,使用手工编程的方式进行加工指令的输入。这种方式虽然便于操作,但编程复杂度较高,且容易出现错误。G代码编程:
在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了第一个采用G代码进行编程的软件系统。G代码是一种用于控制CNC机床运动的机器指令语言,通过在程序中输入一系列的指令代码,实现对工件的加工操作。G代码的出现极大地简化了CNC编程的过程,并提高了编程的准确性和效率。
除了G代码,CNC编程还可以使用其他编程语言,如ISO代码、APT(自动编程技术)和CAM(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等。这些软件通过图形化界面、图形编辑器和辅助工具等功能,使编程更加简化和直观。
总结
最早的CNC编程主要依赖于手动编程和G代码编程。手动编程适用于简单形状的加工,而G代码编程则大大简化了复杂形状零件的加工过程,提高了编程效率和准确性。随着技术的发展,自动编程软件如APT和CAM系统也相继出现,进一步提高了编程的效率和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