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面凹槽的编程图解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创建圆柱体
使用C4D或其他3D建模软件创建一个圆柱体,半径为100,高度为60,高度分段为1,旋转分段为36,方向为+Y。
编辑圆柱体端面
将圆柱体转为可编辑对象,优化所有点。
选中圆柱端面,使用内部挤压命令创建一圈控制边,并将端面圆心点向下移动以形成内倾斜的造型。
创建星形对象
创建一个星形对象,内部半径为40,外部半径为80,平面为XZ。
将星形转为可编辑对象,选中所有点进行倒角处理。
对星形进行细分,使点数达到64个,然后使用平滑命令进行平滑处理,使点数减少到36个,并确保样条线上的点均匀分布。
应用挤压命令
对星形所有点进行挤压命令,使星形样条线的点插值方式更改为统一,值为0,从而使挤压出来的模型36条结构线与圆柱的结构线一一对应。
布尔运算
使用布尔命令,以圆柱体模型(A)减去星形模型(B),得到圆柱端面上的星形凹坑造型。在布尔对象属性中勾选创建单个对象,并隐藏新的边。
连接边和添加循环边
在边模式中,对凹坑侧面添加一圈循环边,选中最底部的所有点用焊接命令连接在一起,使凹坑底面的N-gon线消除。
选中底部轮廓边向内挤压,调整控制边成圆形,并选中圆形内的面向上进行挤压。
倒棱角和细分曲面
选中所有轮廓边,进行倒棱角处理,值为0.5,细分为1。
给模型添加细分曲面,得到圆滑的硬边模型。
编程实现
根据上述步骤,可以使用G代码和M代码编写数控程序,包括刀具路径、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等信息,以实现数控机床的自动加工。
通过这些步骤,你可以创建一个端面凹槽的3D模型,并通过编程实现其自动加工。建议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加工要求和机床性能进行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