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ISO9000的术语,质量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质量管理体系:
组织为实现质量管理所必须建立的体系,包括制定质量策略、目标和指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必须的组织结构、职责、过程和资源。此外,供应商质量管理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供应商选择、评估和改进等方面。
质量特性:
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表现,是组织追求的主要目标。质量特性分为固有特性、赋予特性和预期特性。
过程:
实现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输入、输出、资源、人员和时间五个方面。
测量与改进:
测量与改进是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包括顾客满意度测量、内部审核、过程审核、产品审核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测量与改进,组织可以了解自身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持续改进并提高客户满意度。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组织制定的关于质量的总体意图和方向,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具体指标。
质量策划:
为实现质量目标而进行的策划活动,包括制定质量计划、分配资源、确定措施等。
质量控制:
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控和检查,以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质量保证:
通过一系列活动来确保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包括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持续改进等。
质量改进:
通过改进过程和产品来提高质量,包括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的验证和持续改进的循环。
综上所述,ISO9000标准下的质量管理内容涵盖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质量特性的定义、过程的优化、测量与改进的循环、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制定、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多个方面。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组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的组织协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