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转科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以确保患者治疗的连续性和安全性。以下是一般的转科程序:
转科判断
由经管医师安排详细的检查和化验,综合分析所有结果,遵循转科原则和标准对病人现况做出判断。
转入科室医师会诊
病情需要转科的住院病人须经转入科室医师会诊后同意接收,并落实好床位。
告知患者或家属
转出科室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转科的理由、注意事项及存在的风险,并征得其同意。
开出转科医嘱
转出科室经管医师在转出前须开出转科医嘱,完成转科记录,并由上级医师签名确认,通知科室护士联系转科时间。
护理人员转岗
护理人员因个人因素要求转岗的,需向护理部提出书面报告,说明原因和情况,护理部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适合调动。
病情和身体情况
护理单元护理人员因病或身体等特殊情况,需由本人提供上级医院诊断,经科室同意,护理部审批、主管院长审批后方可考虑给予调配。
转科交接
责任护士根据医嘱与转入科室联系,完成本病区应实施的诊疗护理措施及护理文件书写,并通知患者/家属做好转科准备。同时,核对长期、临时医嘱,结算病人在本病区所用的药物及治疗费用,注销各种诊疗卡,并协助病人整理物品,清点被服,携带病历护送病人至转入病区。
转入科室接收
转出科室护士与转入科室的护士交接病历及药物,待转入科室接收病历并安置好病人,双方在床边交接病人的病情及护理情况后方可离开。
其他注意事项
转科前,由责任护士及主管医师向患者或亲属告知转科相关事项,如目前的病情、转科目的、转运过程中可能遇到情况等。
转入科室医护人员应及时诊查患者,下达医嘱并书写转入记录。
建议:
在转科前,确保所有医疗记录完整无误,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解释转科的原因、目的和注意事项。
转科过程中,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转科后,及时更新患者的医疗记录,确保信息的连续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