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收入实行的审计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收入评估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收入来源,包括销售收入、投资收益和其他业务收入等。
评估收入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关注收入波动情况及异常或重大变化。
审计计划制定
根据收入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明确审计目标、范围、时间表及所需资源。
确定审计的重点,包括对哪些收入项目进行审计,如何收集证据,如何测试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等。
审计实施
收集证据,包括获取销售合同、发货记录、验收报告、发票、回款凭证等相关支持性文件。
测试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估与收入相关的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流程。
进行实质性分析,如比较本期与上期的收入变动、计算重要产品的毛利率、分析收入波动情况等。
进行细节测试,如对总体样本进行分层抽样,测试收入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
函证销售额,结合应收账款函证,确认期末无往来时的销售额。
截止测试,核对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发货单据及相关支持性证据,确定销售是否存在跨期现象。
审计报告撰写
根据审计结果,撰写审计报告,总结审计发现,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这些程序共同构成了对收入进行审计的完整框架,旨在确保收入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并发现可能存在的异常或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