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违反法定程序

时间:2025-01-30 06:06:38 手机游戏

违反法定程序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具体行政行为时,违反了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形式、手续、步骤、时限等行政程序。简单来说,就是行政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没有按照法律、法规所设定的既定程序进行操作,可能包括未遵循法定管辖、违反法定时限、增设程序义务等行为。

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违反行政管辖:

如《行政处罚法》第22条规定,行政处罚应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行政机关管辖。

违反法定时限:

例如,司法或行政机关在作出处罚决定、许可决定或复议决定时,超出了法律所设定的期限。

增设程序义务:

办案人员为当事人增加法定程序以外的义务,如要求当事人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或承诺书,而法律规定中并未有此要求。

违反正当程序原则:

即使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某一程序,但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应当遵循正当程序原则,如《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21年第11期提到的案例。

仲裁违反法定程序:

例如,仲裁机构未按照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将全部文件或材料送达双方当事人,或当事人未能在仲裁程序中获得充分的陈述或辩论机会等。

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导致具体行政行为被判决撤销,并可能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因此,行政机关和仲裁机构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确保行为的合法性和正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