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程序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初始化系统操作:
这是主程序的首要任务,包括对微处理器及其所需资源如UART串口、系统时钟、GPIO、MPU6050等进行初始化。
定时中断:
主程序利用定时中断实现周期性运行。每次中断发生时,程序会执行中断服务子程序,然后再次等待一定时间(例如10毫秒)继续循环运行。
中断服务子程序:
大部分控制类函数在中断服务子程序中完成,这允许系统在特定事件发生时快速响应。
系统资源初始化:
这涉及对程序运行所需的硬件资源进行配置和初始化,确保系统能够正确运行。
设置运行环境:
主程序通常负责设置程序的运行环境,包括关闭命令显示、禁止程序在按Esc键后被中断、设置程序的独占模式等。
定义变量和常量:
主程序中通常需要定义程序中使用的变量和常量,以便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使用。
调用其他子程序或函数:
主程序负责调用其他子程序或函数,以完成更复杂的任务或实现程序的功能。
程序流程控制:
主程序包含条件判断、循环控制等逻辑,用于控制程序的流程和逻辑。
编码和测试:
主程序的设计和编写需要经过编码和测试阶段,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总结来说,主程序设计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涉及初始化、中断处理、资源管理、环境设置、逻辑控制以及测试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程序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并实现预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