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材料询价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需求
采购部门明确所需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和质量要求。这一步通常需要与工程设计、生产计划或项目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
编制询价单
根据需求信息,采购部门编制询价单,详细列出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并附上说明和要求。询价单通常包括采购单位的基本信息、询价截止日期和联系人等内容。
搜索供应商
采购部门通过企业内部数据库、互联网、行业展会或与其他业内人士的咨询来寻找合适的供应商。
发出询价
确定潜在供应商后,采购部门通过邮件、传真、电话或在线平台等方式将询价单发送给供应商。询价单通常要求供应商在一定时间内回复,并提供详细的报价信息。
收集报价
供应商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到询价单后,根据自身的成本、市场行情和竞争对手的价格等因素进行报价,并将报价信息填写在特定的表格或文件中,通过回复邮件、传真或在线系统等方式发送给采购部门。
比价分析
采购部门收集到供应商的报价后,将对不同供应商的报价进行详细比较和分析,考虑价格、质量、交货时间、售后服务等因素,并根据企业的采购政策和战略选择最佳的供应商。
谈判和选择
采购部门可能会与一些报价较高的供应商进行谈判,以寻求更好的价格或其他优惠条件。最终,采购部门将选择最符合需求的供应商,并发出正式的采购订单。
此外,对于特定情况如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价格异议,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
监理方出面组织材料询价
当材料价格出现异议时,由监理方出面组织材料询价,甲方和施工方在监理方的监督下进行市场询价。
市场采集材料价格
甲方和施工方在监理方的监督下汇总市场采集的材料价格,并在监理方的监督下协商确认当期所需材料价格,三方确认后,甲方出具《材料价格变更单》。
这些步骤确保了材料询价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材料供应商。建议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具体情况和企业的采购政策,对流程进行适当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