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养孩子的正确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达成合意并签订收养协议
收养人与送养人需要就收养事项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收养协议。这一程序不是法律上的强制性要求,但为了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建议签订书面协议。
办理收养登记
收养人、送养人和被收养人应当一同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办理收养登记。登记时,需要提交相关的证明材料,如收养人的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婚姻状况证明、有无子女和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证明、身体健康检查证明等。收养登记机关在收到申请及相关材料后,将在30日内进行审查,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将办理收养登记并发放《收养证》,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办理收养公证
收养关系当事人可以在办理收养登记后,自愿选择办理收养公证。公证不是收养关系成立的必经程序,但有助于确保收养关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办理收养公证时,需要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并经过公证机关的审查。
户口登记
收养人拿到收养证后,应当到户口登记机关为被收养人办理户口登记。这一程序是为了保障被收养人的合法权益,使其在法律上享有与亲生子女同等的待遇。
综上所述,领养孩子的正确程序依次为达成合意并签订收养协议、办理收养登记、办理收养公证和户口登记。建议在整个过程中,所有当事人保持诚信,如实提交相关证明材料,以确保收养过程的合法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