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执法程序是指 行政执法主体在实施行政执法行为时,应当遵循的方式、步骤、时限和顺序的规则。这些程序的目的是确保行政执法的公正性、透明性和可追溯性,同时也有利于平衡行政执法主体与相对人之间的不对等地位,保障行政执法结果的公正,并便于人们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和理解。
具体来说,完善执法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国务院《纲要》明确提出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章:
市县政府及其部门要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并对行政执法环节、步骤进行具体规范,确保流程清楚、要求具体、期限明确。
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对执法活动全过程进行记录,是规范执法行为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这包括立案、监督检查、调查取证、行政决定等多个环节,确保每个环节都受到监督和管理。
细化执法流程,明确执法环节和步骤:
各级行政机关要强化程序意识,严格按程序执法,加强程序制度建设,细化执法流程,明确执法环节和步骤,保障程序公正。
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
基层政府必须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
推进综合执法,理顺城管执法体制:
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通过这些措施,完善执法程序有助于提升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确保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和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