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程序中止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5-01-29 17:59:41 手机游戏

中止仲裁程序是指在仲裁程序进行过程中,由于出现某些特定的法律规定的原因或者由双方当事人共同提出请求,仲裁庭决定暂时停止仲裁程序的运作。在仲裁中止期间,案件的审理将暂时停止,待导致中止的原因消除后,仲裁程序可以重新启动并继续进行。

具体来说,中止仲裁程序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当事人死亡:

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仲裁。

丧失行为能力:

职工当事人丧失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

不可抗力:

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一方当事人不能参加仲裁。

当事人提出和解或调解:

双方当事人提出通过调解或者和解方式解决争议。

仲裁员回避:

仲裁员觉得自己不能公正处理这个案子需要回避。

其他正当理由:

如当事人因其他正当理由无法继续申请仲裁。

当出现上述情形时,申请人应向受理仲裁的机构提交书面申请,说明申请仲裁中止的理由及依据的法律规定。受理机构会对申请进行审查,若符合规定,则裁定中止仲裁程序,待相应情形消除后再恢复仲裁。

需要注意的是,仲裁中止并不意味着仲裁程序的彻底终止,而仅仅是一种暂时性的停滞状态。一旦导致中止的原因得以消除,仲裁程序便可重新启动并继续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