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权限程序规定是指组织内部为了规范决策流程、确保工作效率和减少管理风险而制定的一系列工作规范和标准。这些规定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批准权限
规定不同岗位和职责的员工在处理某些业务事项时的权限范围。例如,企业内部的经理可以批准低额的采购申请,但需要上级经理批准才能处理更高金额的采购申请。
程序规定
为规范管理流程,确保工作效率和减少管理风险而制定的一系列工作规范和标准。例如,企业在进行采购时,可能有专门的采购流程规定,包括采购需求提出、评审、批准、合同签订和验收等。
内部审计权限和程序
审计监督权:审计人员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
审计频率:内部财务审计每两年进行一次,这表明审计人员有权定期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审查。
审计内容:内部财务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财务收入的真实性、合法性,财务支出的合规性,银行开户的合规性,固定资产的内部管理和使用情况等。
内部审计的程序:包括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审计报告等步骤,确保审计工作有序进行。
授权管理的程序
包括授权申请、授权审批、授权通知、授权执行、授权变更或撤销等步骤。例如,授权对象应当向授权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说明需要授权的事项;授权管理机构对申请进行审批,并确定是否授权;授权管理机构将授权决定书面通知给授权对象;授权对象在接到通知后,按照授权决定进行执行;当授权对象需要变更或者撤销授权时,应当向授权管理机构提出申请。
权限管理和审批
工作人员需要特定权限才能进行某些操作时,必须向权限管理员提出申请。权限管理员负责收集、审核和审批权限申请,对申请合理和符合规定的权限进行审批,对不符合规定的权限进行拒绝。权限管理员在收到权限申请后,必须及时进行审批,并在职工原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给出答复。权限申请应包括申请人的基本信息、要申请的权限及申请理由等内容。权限管理员应当对每一个权限申请进行记录、档案存储并留存备份。系统对权限的使用和访问要进行日志记录,并定期进行审计。对重要权限的申请,需要相关部门的领导层进行审批,由业务部门和权限管理员共同审核决定。权限管理员当收到权限申请后,如遇特殊情况需延期审批时,要及时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内部行政法规定
规定了组织内部的决策流程和程序规范,包括决策的程序、权限范围、决策程序的监督等方面。通过明确决策流程,可以避免权力滥用、减少决策错误的风险。此外,内部行政法还规定了组织内部的监督机制和违规处理程序。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要求企业编制内部管理手册,使全体员工掌握内部机构设置、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情况,明确权责分配,以正确行使职权。同时,要求企业应当编制常规授权的权限指引,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范围、权限、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对特别授权也提出了相应的管理要求。
这些内部权限程序规定旨在确保组织内部各项工作的规范、高效和合规,通过明确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监督管理,降低管理风险,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