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表演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自报家门:
人物出场时的自我介绍,包括引子、定场诗、坐场白等。
跑龙套:
通常由群众演员扮演,没有具体情节,用于衬托主角或渲染气氛。
跑圆场:
演员在舞台上走圆圈形的路线,常用来表达人物的心情或推动情节发展。
搭架子:
幕后答话的声音效果,用于增强剧情的氛围。
打背弓:
一种武打动作,模拟拉弓射箭的动作。
耍下场:
演员下场时的表演动作。
抄过场:
演员在台上快速移动,常用于转换场景或情节。
对子:
二人对打的套子,包括徒手和各种兵器对打。
抬轿:
戏曲表演身段程式,一般为二人抬或四人抬。
档子:
武打表演程式,用来表现战斗场面和渲染战斗气氛。
亮相:
剧中人在上、下场或一段舞蹈动作结束时的短暂停顿,通过形体造型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
走边:
一种特殊的表演程式,通常用于表现人物在夜晚或危险环境中的行动。
起霸:
一种表演程式,通常用于武将出场时的气势展示。
趟马:
模拟骑马行进的表演程式。
此外,戏曲表演还包括唱、念、做、打等多种表现形式,每个行当都有其独特的表演程式。在演出前,演员需要进行对台词、走台等准备工作,以熟悉舞台和表演要求。
这些表演程式共同构成了戏曲艺术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是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范和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