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利用 外存储器和内存来存储程序和数据。
内存(主存储器)
内存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用于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数据和程序。
内存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程序和数据,允许以任意顺序访问,即采用按地址存(写)取(读)的工作方法。
内存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存储单元、地址译码器、读写控制电路、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
内存容量通常以MB来衡量,主要以半导体存储为主,如RAM(随机存取存储器)。
外存储器(辅助存储器)
外存储器用于存放大量数据及程序,并且能够长期保存信息。
外存储器包括固态硬盘、机械硬盘、U盘、磁盘、光盘等。
外存与内存相比,容量要大得多,但外存的访问速度远比内存要慢。
计算机的硬件设计规定CPU只从内存取出指令执行,并对内存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以确保指令的执行速度。
当需要时,系统将外存中的程序或数据成批地传送到内存,或将内存中的数据成批地传送到外存。
总结:
计算机通过内存和外存储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内存用于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数据和程序,具有高速访问特点;外存储器用于长期保存大量数据及程序,但访问速度较慢。两者共同协作,确保计算机能够高效、自动地处理数据和执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