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做醋的程序可以分为几个步骤,以下是一个基本的家庭制醋流程:
制曲
选择适宜的季节,如八月中旬,气温在28-30℃左右。
将麦、芝麻、绿豆等原料浸泡后破碎、蒸熟。
浸泡荆子叶和花椒叶等辅料。
将所有辅料混合均匀,加水搅拌至手握成团落地即散的状态。
将搅拌好的曲料装入模具内制成块料。
将曲坯放在阴凉通风处,盖上麻袋等覆盖物,使其自然发霉4-6天,直至出现黄绿色霉菌。
晒曲至干,然后存放在阴凉处保存备用。
发酵
将红薯干或高粱煮熟,使淀粉糊化。
将煮熟的主料晾至适宜温度(约25℃),与粉碎的成曲混合均匀,装入发酵缸中自然发酵。此过程中,淀粉在曲中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再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发酵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前期是酵母菌迅速繁殖的时期;主发酵期是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酒精的时期,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温度上升;后期是酒精达到一定的积累,糖分基本耗尽,发酵作用缓慢。整个过程大约一个月。
醋酸发酵
将酒精发酵完成的醪液与粗、细谷糠等辅料混合均匀,装入瓷盔等容器中,进行醋酸发酵。醋酸菌将酒精转化为乙酸,此过程需保持适宜温度和通风条件,通常需7天左右。
陈酿
将淋出的新醋装入陶坛等容器中,置于阴凉通风处进行长时间陈酿。陈酿过程中,醋液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使醋的风味更加醇厚。陈酿时间越长,风味越好,一般夏季20-30天,冬春季40-50天。
淋醋与陈酿
将发酵完成的醋醅放入淋缸内加水浸泡,然后淋出醋液。
将淋出的新醋进行“夏伏晒,冬捞冰”的陈酿,即在夏天的晾晒和冬天的低温处理,使醋进一步成熟。
成品调味
将陈酿后的醋醅加水加色浸泡,进行淋醋,采用套淋法,循环泡淋,每缸淋醋三次。
将头汁醋加糖搅拌融化,澄清后过滤,加热煮沸,趁热装入容器,密封存放。
在白醋中加入五香和糖色、芝麻等调味品,经沉淀过滤后即为香醋。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家庭制醋流程,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