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什么都要走法律程序”这个说法是正确的,法律程序是确保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和解决纠纷的重要手段。以下是一些需要走法律程序的情况:
个人行为
伤害他人:无论何种原因,伤害他人身体都是违法的,必须通过司法程序处理。
合同纠纷:当个人与他人发生合同纠纷时,通常需要通过民事诉讼程序来解决。
职务行为
违法行为:如果职务行为涉及违法行为,如贪污、受贿等,相关人员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并需通过司法程序进行调查和审判。
劳动争议:员工与雇主之间的劳动争议,如工资、解雇等问题,通常需要通过劳动仲裁或法院诉讼来解决。
离婚
协议离婚:如果双方自愿离婚并达成协议,可以办理离婚登记,无需走司法程序。
诉讼离婚:如果双方无法协商一致,需要通过民事诉讼程序,包括起诉、审理和判决等阶段。
刑事案件
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后,会进行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会立案并展开侦查。
法院审理:刑事案件经过侦查后,会移交法院审理,最终由法院作出判决。
行政事项
行政许可:公民或企业申请行政许可时,需要遵循相关行政程序,如提交申请、审批等。
行政处罚:对于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行政机关会依法进行处罚,并可能涉及行政诉讼程序。
总之,无论是个人行为、职务行为还是其他各类事务,只要涉及法律问题,都需要遵循相应的法律程序。通过法律程序解决问题,可以确保公正、公平和合法,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