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诉讼程序是指 在争议发生时,当事人自愿将争议交给第三方裁决的一种法律制度。具体来说,仲裁是指买卖双方在纠纷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签订书面协议,自愿将纠纷提交双方所同意的仲裁机构予以裁决,以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仲裁协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争议发生之前订立的,它通常作为合同中的一项仲裁条款出现;另一种是在争议之后订立的,它是把已经发生的争议提交给仲裁的协议。
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全体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发生的诉讼关系。
两者的主要区别包括:
启动条件:
仲裁的前提是当事人双方达成仲裁协议,而诉讼则不需要双方协议,一方即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机构性质:
仲裁机构通常是民间性质,注重效率,适合快速解决商业纠纷;法院是国家的司法审判机构,程序更为正式和严格。
当事人权利:
在仲裁中,当事人可以协商选定仲裁员,而诉讼中审判员由法院指定。
审理过程: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裁决是最终的,不得再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则可以经过一审、二审甚至再审,审理过程通常公开进行。
审理的公开性:
仲裁案件一般不公开进行,以保护当事人之间的商业秘密;法院诉讼审理一般公开进行。
收费:
仲裁和诉讼的收费标准不同,具体费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而定。
此外, 劳动仲裁诉讼特指当事人在拿到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的十五天内,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可以向法院起诉。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它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综上所述,仲裁诉讼程序是一种在争议双方自愿的基础上,通过第三方裁决来解决纠纷的法律制度,与诉讼相比,仲裁更加灵活、快速,而诉讼则更加正式、严格,适用于需要法律全面审查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