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选育程序是指 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步骤和方法,从肉鸡群体中选择出符合特定育种目标或品种特性的个体,并通过繁殖来改善或保持这些特性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初生雏选择
选留符合本品种外貌特征或新品种育种外貌要求、健康结实的雏鸡。
观察羽速并按要求选留。
优质肉鸡母系、地方特色蛋鸡、地方鸡蛋用方向开发的公鸡,每个家系只选留产蛋数多的3~4只母鸡的后代,且每个家系公鸡苗不少于20只;其余母鸡的后代只留母苗。
早期体重选择
在6周龄时,根据体重、胸肌发育、腿部结实度、趾形等个体特征进行选择。
母系鸡的选择时间较晚,通常在6周龄,淘汰率占总淘汰率的50%〜70%。
产蛋性能选择
主要根据体型、腿趾状况进行个体选择,淘汰不合格个体。
产蛋性能测定与选择,母系选择中产蛋性能占有重要地位,需要做准确的个体产蛋记录。
产蛋测定在开产后持续12〜15周,在40周以前结束,期间还要测蛋重及蛋品质。
公鸡繁殖力的选择在25周龄以后,测定公鸡采精量、精液品质等,并通过孵化测定公鸡受精率。结合自身的繁殖力和同胞的产蛋性能进行选择。
育成期选择
快速型优质肉鸡父系宜在35日龄进行选择。
在22周龄时,淘汰体形、外貌和胸、腿发育不良的个体,选择后转群。
在36周龄时,父系母鸡仅淘汰体形外貌和胸、腿发育不良的个体,公鸡按28 ~ 30周龄或至32周龄的家系受精率和孵化率选种,母系母鸡按25 ~ 35周龄的个体产蛋数和产蛋量,公鸡此期按家系产蛋数和孵化率选择。最后组成新的家系,配种繁殖。
通过这些阶段的选育,可以逐步提升肉鸡的生产性能、体型外貌和繁殖力,最终培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肉鸡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