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仓储管理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入库管理
收货通知:当有货物即将入库时,采购部门或供应商提前通知仓库管理人员,提供货物的详细信息,如货物名称、数量、规格、到货时间等。
货物验收:仓库管理人员在货物到达后,首先核对送货单与采购订单是否一致,包括货物的品种、数量、规格等。检查货物的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变形、受潮等情况。对于易损货物,要特别注意检查包装的保护措施是否得当。进行质量检验,对于重要的货物或有质量要求的货物,可由专业的质检人员进行检验,确保货物符合质量标准。
入库登记:验收合格的货物进行入库登记,记录货物的名称、规格、数量、入库时间、供应商等信息,可以通过手工记录或使用仓库管理系统进行录入。为货物分配库位,根据货物的特性、存储要求和仓库的布局,合理安排库位,确保货物能够安全、有序地存放。粘贴库存标签,在货物上或货架上粘贴标签,标明货物的基本信息,方便后续的管理和查找。
入库确认:将入库信息反馈给采购部门和财务部门,进行入库确认。采购部门核对入库货物与采购订单的一致性,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
在库管理
货物存储:按照库位规划,将货物整齐地存放在指定的位置。对于不同类型的货物,要采取相应的存储方式,如货架存储、堆垛存储等。注意货物的存储环境,保持仓库的通风、干燥、清洁,对于有特殊存储要求的货物,如温度、湿度要求等,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定期进行货物的整理和盘点,确保货物的存放有序,数量准确。
库存管理:建立库存台账,实时记录货物的入库、出库、库存数量等信息。确保帐实相符、帐帐相符。及时做好日常帐簿登记、整理、保管工作。
出库管理
领用单审核:凡持经各级主管签批的领用单、领料单经确认后,方可领料出库。仓库管理员对所有库物品及时入帐。
出库操作:于规定的时间内发货或调拨。供领双方在确认出库物料的品种、规格、数量和质量后,均应在一式多联领料单据上签字,各联分送、留仓管、领用、财务等有关部门。物料出库提运过程中,禁止领料人随意进入仓库内部场所,严格按批准数量、质量领取、发放物品。对非常设仓管员的仓库可规定特定时间领用物品。
仓储设备与安全管理
设备维护:仓库装卸、计量、传送、消防、监测和其他设备、器械,保持良好使用状态,须更换维修的应及时上报。
安全管理:仓库严禁吸烟,非仓库人员,未经同意,不准入内。
盘点与记录
定期盘点:定期进行仓库盘存。日盘点,每日一次,主要盘点变化货物情况。周盘点,每周一次。
记录管理:仓库建立库存物资台帐、总帐、明细帐、库存卡系统。应做到帐实相符、帐帐相符。及时做好日常帐簿登记、整理、保管工作。
订单处理与采购作业
订单处理:仓库管理流程的第一步就是订单管理作业,物流中心的交易起始于客户的咨询、业务部门的报表,而后由订单的接收,业务部门查询出货日的存货状况、装卸货能力、流通加工负荷、包装能、配送负荷等来答复客户,而当订单无法依客户之要求交货时,业务部加以协调。
采购作业:自交易订单接受之后由于供应货品的要求,物流中心要由供货厂商或制造厂商订购商品,采购作业的内容包含由商品数量求统计、对供货厂商查询交易条件,而后依据我们所制订的数量及供货厂商所提供较经济的订购批量,提出采购单。而于采购单发出之后则进行入库进货的跟踪运作。
以上是工厂仓储管理程序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仓库管理的高效、准确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