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假坐牢的程序规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阶段:
侦查阶段(公安阶段)
警方会对涉嫌售假的人员进行拘留,通常拘留期限为37天。
在这个阶段,公安机关会进行讯问,搜集证据,以确认是否涉嫌犯罪。
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阶段)
案件进入此阶段后,检察院会审查警方提供的证据,并决定是否继续逮捕或起诉。
检察院还会根据案件证据提出量刑建议。
审判阶段(法院阶段)
这是整个案件的最终裁决时刻,法院会根据检察院提供的证据和量刑建议来作出判决。
关于售假行为的法律处罚,具体规定如下: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建议:
售假行为严重侵犯消费者权益,并破坏市场秩序,一旦被查处,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
相关企业和个人应加强自律,遵守法律法规,确保产品质量和合法性,避免触犯法律。
以上信息提供了关于售假行为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及程序规定的详细概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