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的炒制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鲜叶采摘:
选择无蚜虫、一芽一叶的绿茶进行采摘,以保证茶叶的品质和清香。
摊晾去水:
将采摘好的茶叶平铺在竹篾或尼龙网上,摊晾6-12小时,促使鲜叶内的部分水分流失,提高茶叶的可塑性。
杀青处理:
将摊晾后的茶叶放入高温的炒锅中进行炒制,以破坏茶叶中的酶,防止茶叶发酵,保持绿茶的绿色。杀青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一般在180-220摄氏度之间。
揉捻定型:
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搓,使其形成卷曲状,有利于茶叶中水分的蒸发。揉捻过程中,茶叶的细胞结构受到破坏,茶汁流出,与茶叶表面的氧化酶接触,发生氧化反应,使茶叶呈现出绿色。
干燥:
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在炒锅中,用文火加热,使茶叶中的水分逐渐蒸发。干燥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炒锅干燥,二是烘笼干燥。
整形:
将干燥后的绿茶进行整理,使其形状更加美观。
退火:
在干燥后,进行退火处理,以使茶叶更加柔软,提高其香气。
包装贮藏:
将炒制好的茶叶进行包装,以保持茶叶的新鲜度和香气。
在炒制过程中,火候的控制和翻炒的技巧非常重要。火候过高会导致茶叶烧焦,而火候过低则不能有效破坏酶。翻炒时要保持茶叶的均匀受热,避免茶叶堆成一堆,以确保茶叶的品质。
建议:在炒制绿茶时,建议使用传统的炒锅和手工翻炒,以保留茶叶的天然香气和完整形态。同时,炒制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茶叶的颜色和质地,及时调整火候和翻炒力度,以获得最佳的炒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