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礼的程序和内容根据不同的祭祀对象和场合有所差异,但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步骤和要点:
准备工作
撰写祭文、挽联和服状,并在开祭前张贴好。
准备香案,包括室内和室外的桌子,用于放置祭品和神位。
安排祭品,包括香、茗、酌、箸、馔、羮、腐、果、鲜、鸡、馐、丝面、糕点、帛、松、柏、竹、梅、兰、菊等。
开祭仪式
堂奠:
在发丧先期下午举行,主祭宾为佳宾(除孝子贤孙以外的直傍系亲属)。
程序包括放炮奏乐、礼生歌开堂诗三章、客祭按长幼次序逐个逐项进行。
包括参神、香案礼、祭文礼等,礼生代读或客主自读祭文,复位孝子谢礼退位。
家奠:
通常在次日早上举行,程序更为复杂。
包括诰文七十有二、三献、点主等环节,礼生人数和桌台数量较多。
三献礼毕宣读祭文,撤饌佳宾向孝子赠言,礼成奏乐。
祭献礼仪
上香、读祝文、奉献饭羹、奉茶、献帛、献酒、献馔盒、献胙肉、献嘏辞(福辞)、焚祝文、辞神叩拜等。
在焚帛烧钱纸时,主祭要在神前献上一杯酒,然后由礼生送至焚帛处,将酒酹在上面,酹时将酒滴成一“心”字,以示祭者献上钱帛之虔诚。
鸣锣击鼓或弦乐伴奏,为祭礼增添热烈气氛。
祭祀结束
将猪肉、羊肉等祭品分给参祭代表,或用于宴请参祭人员。
焚烧冥纸、燃放爆竹,表示对先人的纪念和告别。
其他注意事项
祭礼过程中要保持严肃静,不准嬉闹、追逐。
祭品的选择和摆放要符合礼仪规范,以表达对先人的尊敬和怀念。
祭礼结束后,参与人员要有序退场,保持安静。
这些步骤和要点体现了祭礼的庄重性和对先人的尊重,不同地区和家庭可能会有一些个性化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