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的考核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考核的准备工作
单位成立以负责人为首的考核组织。
制定考核计划,并向工作人员宣布,明确考核的目的、要求和意义。
被考核人做好考核准备工作。
考核的实施工作
个人总结、述职:被考核人进行个人总结和述职。
主管领导人评语及考核等次意见:主管领导人在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平时考核和个人总结写出评语,提出考核等次意见。
考核组织审核:考核组织对主管领导人提出的考核意见进行审核。
事业单位负责人确定考核等次:事业单位负责人最终确定考核等次。
通知考核结果:将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考核人。
民主评议或民意测验:对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工作人员,必要时进行民主评议或民意测验。
复核申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考核结果通知之日起10日内申请复核,考核组织在10日内提出复核意见,经部门或单位负责人批准后通知本人。如复核结果仍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可向上一级主管单位人事机构提出申诉。
考核的扫尾工作
年度考核工作结束后,将考核结果存入本人档案。
事业单位负责人的年度考核参照上述程序,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补充程序:
发布考核预告和公告:提前发布考核预告和公告,确保考核过程公开透明。
召开考核大会:包括被考核单位负责人述职述廉报告、大会测评、个别谈话、实地查阅资料、走访了解、量化考核评分等步骤。
公示考核结果:对拟定为优秀等次的人员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不少于5个工作日。
考核结果反馈:将最终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考核人,并由本人签署意见。
这些程序共同构成了事业单位年度考核的完整流程,旨在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并作为今后晋升、奖惩等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