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违法会导致以下后果:
具体行政行为无效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三条第二款的规定,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具体行政行为被撤销
根据《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违反法定程序的,行政复议机关或者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或者判令撤销。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的,可以一并判决行政机关重新作出行政处罚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被确认违法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行政处罚违反法定程序的,基于已经形成的违法事实,出于公共利益或其他重大利益的考虑,而不宜撤销原处罚决定的,行政复议机关可确认该行政处罚行为违法。
行政机关承担赔偿责任
由于程序违法给相对人造成损害的,行政机关需对相对人的损失进行赔偿。
行政机关的公信力受损
程序违法的行政行为会影响公众对行政机关执法公正性和权威性的信任。
对办案人员的处罚
办案人员程序违法的后果可能包括降职、被处分等,严重者可能被开除公职。
刑事责任
如果程序违法构成犯罪,相关责任人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包括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当行政行为因程序违法被撤销后,行政机关通常需要按照合法的程序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综上所述,程序违法不仅会导致具体行政行为无效或被撤销,还可能引发行政机关及其办案人员的法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降职、处分甚至刑事责任,同时还会对行政机关的公信力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遵守法定程序对于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