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序空白是指在实验过程中,从样品制备、分析方法选择、数据处理到结果展示等各个环节均不使用待测样品而进行的一系列操作。其目的是在排除样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全程序空白样品操作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防止污染和误差,并确保分析方法的准确性。
对于全程序空白值的要求,不同监测规范和应用场景有不同的规定: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
每个采样批次至少采集一个全程序空白样品,与水样一起送实验室分析,空白测定值应满足标准分析方法规定的要求。
污水监测
按分析方法中的要求采集全程序空白样品,空白测定值应满足分析方法中的要求,一般应低于方法检出限。如分析方法中未明确,每批次水样均应采集全程序空白样品,与水样一起送实验室分析,以判断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掌握全过程操作步骤和环境条件对样品的影响。
有组织废气监测
低浓度颗粒物检测过程中,全程序空白的增重或者失重都不大于0.5毫克,以确保测量序列的样品增重满足要求。
土壤和沉积物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
采样前将空白试剂水放入样品瓶中密封,带至采样现场,与采样的样品瓶同时开封和密封,随样品相同的保存条件下运送至实验室,并按照与样品分析一致的分析步骤处理和实验,用于检查样品从采集到分析全过程是否受到污染。
其他应用
空白实验是在不加样品的情况下,用测定样品相同的方法、步骤进行定量分析,把所得结果作为空白值,从样品的分析结果中扣除,以消除由于试剂不纯或试剂干扰等所造成的系统误差。
综上所述,全程序空白值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空白样品应在实验过程中各个阶段都不使用待测样品。
空白测定值应满足相关分析方法或监测规范的要求,一般应低于方法检出限。
空白样品的使用有助于消除系统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空白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处理过程应严格控制,防止污染和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