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财产申报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收集财产信息
夫妻双方需各自整理并列出自己名下的所有财产,包括不动产(如房屋、土地等)、动产(如车辆、存款、股票等)、债权债务等详细信息。
收集相关凭证和文件,如房产证、车辆行驶证、银行存款证明等,以增强财产申报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如实申报
向法院或相关部门全面、真实地申报夫妻共同财产,不得隐瞒或遗漏。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财产情况,如企业股权、知识产权等,可能需要专业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报告一并提交。
提交财产清单
双方需在约定的时间内,将各自整理的财产清单提交给负责离婚案件的相关部门或机构,如法院或婚姻登记机关。
提交的财产清单应尽可能提供准确的财产证明文件,以增强财产申报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注明财产来源
对于一些价值较大或特殊的财产,要注明其来源,如继承所得、婚前财产转化等。
审核与调查
法院或相关部门会对提交的财产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核实财产申报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检查是否存在隐瞒、虚报等情况。
如双方对同一财产意见一致的,在庭审中不再重复调查;如有争议,但争议不大的,则由法官助理进行庭前调解,争取达成一致意见;如争议较大的,则记录在案由法官在庭审中重点调查。
法律后果
如果一方发现另一方存在隐瞒财产等不正当行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当事人因不如实申报或者拒绝申报夫妻共同财产被认定为主观上具有隐藏夫妻共同财产的故意的,人民法院在判决准许离婚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况下,可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对该方当事人少分或者不分财产。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具体申报流程和要求可能会有所差异,当事人应根据当地的规定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