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校服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学校决策与公示
学校需通过教职工大会民主讨论后,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并向教育局递交定购校服申请书。
学校应成立校服选购组织,负责选用、采购、监督等工作,家长和学生代表人数应不低于选购组织人数的三分之二。
学校需广泛征求家长意见,确定是否选用校服,并征得80%以上家长同意后方可进入选用采购环节。
招标与竞标
学校发放竞标通知书,邀请三家以上有资质的校服生产企业到学校参与竞标,并提供校服式样及面料,教育局纪委全过程参与监督。
学校与中标企业签订订购合同,明确校服的生产数量、使用面料、服装款式、订购价格、售后服务等事项以及各自承担的责任,合同需报教育局纪委备案。
采购流程与监督
学校按照规定的指示,提前和校级家委会进行沟通,家委会同意后,学校会在相关渠道发布校服招标公告。
采购单位要做好深度调研,核实企业质量保障能力、售后服务水平、社会信誉度,为招投标工作夯实基础。
采购过程应全程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采购各环节相应材料要全部存档备查。
合同签订与执行
学校需与中标企业签订详细的校服订购合同,明确校服采购方式及程序,采购步骤按照“十步流程”进行。
校服供应和验收应实行“明标识”制度,校服要具备齐全的成衣合格标识,鼓励实行双送检制度。
数字化采购
当前,校服行业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通过小程序或线上平台实现校服的选购和支付。
家长可以通过扫描校服企业提供的二维码或小程序,填写孩子信息、选择校服款式和数量,并完成在线支付。
售后服务
采购单位需与供货企业签订详细的售后服务协议,确保校服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
通过以上步骤,学校可以确保校服采购过程的公开、公正和透明,同时充分尊重家长的意愿,保障学生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