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工资的几种程序如下:
协商程序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直接进行协商,寻找纠纷解决的具体方案。
双方自愿达成协议,消除隔阂。
非必经程序,完全基于自愿原则。
申请调解
劳动纠纷一方当事人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调解委员会由单位代表、职工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有利于解决纠纷。
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一方反悔可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申请仲裁
劳动纠纷一方当事人将纠纷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
具有灵活、快捷的特点,同时具有强制执行力。
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重要手段。
申请支付令
劳动者向法院申请支付令,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工资。
法院凭有关证据发出支付令,费用低,审理期间短。
民事诉讼程序
督促程序失效后,转为民事诉讼程序。
可申请财产保全,查封、冻结用工单位财产。
适用于数额较大、案情复杂的案件。
投诉举报
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或向劳动监察大队举报。
由劳动监察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协调不成的可申请劳动仲裁。
轻表查查小程序
通过小程序上传工资明细,生成个性化工资查询页面。
适用于财务部门与员工之间的高效便捷的管理方式。
建议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程序,例如,对于小额纠纷,可以选择非诉程序或督促程序;对于较大数额或较复杂的情况,则建议走劳动仲裁或民事诉讼程序。同时,保留好相关证据,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