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样过程需要遵循以下程序:
核对信息
在取样前,应先核对被取样品的品名、规格、批号、编号、数量等是否与请检单完全相符。同时,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标志及其内容是否齐全。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取样操作。
准备取样用具
取样用具(如注射器、采血管、试管、探子、铲子、匙、取样器、剪子、样品袋等)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以防止交叉污染。
收集样品信息
在取样前或取样后,应在盛装样品的容器或样品袋上立即贴上标签,标签上应注明样品的品名、来源、数量、取样地点、取样人及取样日期等关键信息。
随机取样
对采集的样品一般要求随机取样,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若怀疑某部分样品可能受病原体污染或带有病原体,可以进行选择取样。
注意样品状态
液体样品:通过振摇使其混匀;若样品是冷冻的,应保持冷冻状态送至实验室。
粉末样品:应边取边混合,以确保取样的均匀性。
固体样品:如块状或颗粒状样品,应从不同部位用灭菌工具取样,使其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避免污染
取样过程中应避免与水等环境的不良因素影响,防止样品被污染。同时,取样人员应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样品保存与运输
取回的样品应及时进行检验。贵重原料应慎重的按检验项目所需数量的1~1.5倍分装于两个取样瓶中,密封,贴标签,注明品名、规格、批号、日期数量等,将取过样的原料或辅料密封,送出取样车,再套上外包装袋,包装物上贴80-100℃恒温干燥箱内,烘干。
填写取样记录
填写取样记录,并签名。记录应包括取样日期、时间、地点、样品名称、数量、取样人等信息。
封装和标识
将所取样品按规定的数量分装,并贴上标签或留样证。一瓶供检验用,另一瓶作为留样保存。取样后应及时将打开的包装容器重新扎口或封口,同时在包装容器上贴上取样证。
特殊样品处理
针剂澄明度检查,按取样规定每盘随机抽取若干,全部混匀再随机抽取。
外包装按包装件50%全检。
这些程序确保了取样过程的准确性、无菌性和代表性,从而保证了样品检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