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免疫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基础免疫
乙肝疫苗:针对婴幼儿,规定不同月龄分别接种乙肝疫苗,包括接种时间、剂量和接种途径。
卡介苗:婴幼儿接种,用于预防结核病。
百白破疫苗:婴幼儿接种,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补充免疫
马立克氏病液氮苗:1日龄鸡苗接种,预防马立克氏病。
新城疫及传支二联多价冻干苗:7日龄鸡苗接种,同时使用油苗,预防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病。
鸡痘苗:7日龄或9天后刺种,预防鸡痘。
法氏襄苗:14日龄鸡苗滴口或饮水免疫,预防法氏囊病。
新支二联苗:21日龄鸡苗接种,预防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病。
持续免疫和预防
支原体净化:9-12日龄连用4天大环内酯类药物,预防慢性呼吸道疾病。
腺肌胃炎疾病预防:注意观察粪便情况,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大肠杆菌和细菌性呼吸道疾病预防:根据粪便情况随时用药预防。
辅助措施
多维和鱼肝油补充:特别是在早期,有助于鸡体钙吸收和骨骼发育。
这些免疫程序根据疫病的流行情况、疫苗特性及人群免疫对象的特点制定,旨在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建议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兽医建议进行调整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