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后答疑程序是什么

时间:2025-01-27 07:28:18 手机游戏

判后答疑程序是指 人民法院在裁判文书送达之后,针对当事人对法院的裁判提出的疑问和异议,由原承办法官或相关人员进行解释和说明的一项制度。该程序旨在帮助当事人正确理解判决、裁定内容以及从法律上正确把握和对待裁判结果。具体流程如下:

提出申请

当事人若不服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判,可就证据采信、事实认定、法律适用、裁判理由及诉讼程序等有关审判问题提出异议,并向原审法院申请判后答疑。

当事人直接向原审法院提出申请再审的,法院立案庭应登记后安排原审判庭当即答疑,不能当即答疑的,以预约答疑的方式转原审判庭进行答疑。

立案庭处理

原审法院立案庭在收到当事人再审申请书或上一级法院转来的答疑件后,将相关材料转原审判庭。

原审判庭安排

原审判庭在收到答疑件后7日内确定答疑法官、答疑时间、答疑地点以及答疑方式。答疑法官应由原合议庭成员或庭领导担任。

进行答疑

答疑应以当面答疑为原则,自审判庭收到答疑件之日起一个月内完成。答疑方式包括当面解释、书面答复或预约法官面谈等。

记录和存档

口头答疑必须作好记录存档备查。答疑过程应详细记录,包括答疑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答疑内容等。

后续处理

答疑结束后,承办法官应填写《判后答疑处理表》,一份留存,一份交窗口工作人员存档备查。根据答疑结果,法院会区分不同情形处理,如裁判正确且当事人满意的,注明情况;当事人仍有异议的,告知其诉讼救济权利;发现裁判文书有瑕疵的,及时裁定补正;发现裁判确有错误的,按审判监督程序处理。

建议当事人在申请判后答疑前,先咨询当地法院了解详细规定,也可以咨询律师了解相关程序,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