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谈话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组织实施
提醒谈话由党组书记或者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实施。
准备阶段
谈话人应当收集谈话对象的有关情况,制定谈话方案,明确谈话内容、方式和要求。
预约谈话时间,确保双方都有足够的准备时间。
谈话方式
提醒谈话应当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也可以结合集体谈话进行。
谈话方式可以包括面对面谈话、书面提醒、电话提醒、会议提醒和短信提醒等。
记录与确认
提醒谈话应当做好记录,并由谈话人和谈话对象签字确认。
谈话记录应详细记录谈话时间、地点、谈话人、记录人、谈话对象及其回答等内容。
目的明确
在谈话开始前,明确谈话的目的和重点,避免走题和偏离主题。
问题定性
通过个别谈话、查阅会议记录和登统计等资料,全面弄清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发生起因、经过、结果、危害,找准问题根源,开出改正“药方”。
交流沟通
在谈话过程中,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确保问题得到准确理解和解决。
报批程序
谈话提醒前需要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报批程序不规范的情况应予以纠正。
后续处理
谈话提醒结束后,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后续处理,如将谈话情况纳入本人廉政档案,并在民主生活会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
总结与反馈
谈话结束后,应对谈话情况进行总结,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或领导反馈,确保提醒谈话的效果得到充分发挥。
这些程序确保了提醒谈话的规范化、制度化,有助于提高提醒谈话的效果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