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抢险施工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报告与初步查看
当住宅小区内发生房屋漏雨等紧急情况,超出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维修范围时,小区业委会(物管会)和物业服务人应及时向属地居(村)民委员会报告。
由属地居(村)民委员会召集业委会(物管会)、物业服务人及相关业主共同到现场对漏雨情况进行实地查看,明确维修改造方式和范围,并召开现场会议确认。
维修改造
各方确认后,由业委会(物管会)或物业服务人委托施工单位对房屋漏雨涉及部位进行维修改造。
维修改造完成后,应进行竣工验收,并通过造价咨询单位对工程造价进行结算审核。
将相关材料在物业管理区域显著位置进行公示,确保广大业主充分知晓。
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防汛小组,由物业经理任组长,组织物业公司在岗人员进行救援。
秩序部在岗值班员在险情发生时立即到达现场进行抢险,并通知公司领导负责物力、人力的调配,工程部根据现场情况采取有效措施。
预防措施
汛期来临前储备必要的防汛物资,如雨鞋、雨衣、铁锹等,并对相关设备进行检查。
下雨时秩序部对小区积水坑、地下室、电梯积水坑进行检查,及时开启污水泵进行排水。巡查频率根据雨量大小进行调整。
险情处理程序
当巡查人员发现管理区域内浸水时,值班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护附近设施,并及时向工程部和物业经理报告。
工程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到现场组织抢险,查明浸水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如水浸来自小区外的暴雨,应在各低于水位的出入口使用备用沙包进行堵截;如水浸来自市政地下水反溢,应暂时将反溢的地下水道通往小区的入口封闭,并用排水泵进行排水。
后续工作
维修完成后,进行工程造价的结算审核,并将相关材料公示。
对水灾影响较大的区域进行清洁。
填写《突发事件处理记录》,对事故原因和赔偿事宜进行记录和上报。
这些程序确保了物业抢险施工的顺利进行,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对业主生活的影响。建议物业公司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程序,确保抢险救灾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