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尸检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征得家属同意
进行尸检前,必须首先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并签署《尸体检验协议书》。
选择鉴定机构
在卫健局或卫健委的主持下,选择一家具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尸检。
尸检时间
尸检应当在患者死亡后的48小时内进行,如果具备尸体冻存条件,可以延长至7日。
执行尸检
尸检由符合规定的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加尸检,也可以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
出具报告
尸检完成后,由鉴定机构出具尸检鉴定报告。
费用承担
尸检的费用承担主体在实践里具有不同情形,一般是由医方承担,也可能是医方和患者家属各出一半费用,更少的情况是由患者家属方承担。
尸体处理
患者尸体存放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周,逾期不处理的尸体,经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报经同级公安部门备案后,由医疗机构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建议
及时进行尸检:为了确保尸检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议在患者死亡后尽快进行尸检。
选择专业机构:选择具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尸检,以确保尸检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家属参与:确保死者近亲属的同意并签字,可以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以确保程序的透明和公正。
了解费用承担:提前了解尸检费用的承担方式,以便做好相应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