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主题
主题是调研报告的灵魂,对调研报告写作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确定主题时,应注意报告的主题应与调查主题一致,根据调研和分析的结果重新确定主题,主题宜小且集中,并与标题协调一致,避免文题不符。
取舍材料
在组织调研报告时,需要精心选择材料,选取与主题有关的材料,去掉无关的、关系不大的、次要的、非本质的材料,使主题集中、鲜明、突出。同时,注意材料点与面的结合,材料不仅要支持报告中某个观点,而且要相互支持,形成面上的“大气”。在现有有用的材料中,要比较、鉴别、精选材料,选择最好的材料来支持作者的意见,使每一材料以一当十。
布局和拟定提纲
布局是指调研报告的表现形式,它反映在提纲上就是文章的“骨架”。拟定提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调查材料进一步分类,构架的过程。构架的原则是“围绕主题,层层进逼,环环相扣”。提纲或骨架的特点是它的内在的逻辑性,要求必须纲目分明,层次分明。调研报告的提纲有两种,一种是观点式提纲,即将调查者在调研中形成的观点按逻辑关系一一地列写出来。另一种是条目式提纲,即按层次意义表达上的章、节、目,逐一地一条条地写成提纲。也可以将这两种提纲结合起来制作提纲。
起草报告
这是调研报告写作的行文阶段。要根据已经确定的主题、选好的材料和写作提纲,有条不紊地行文。写作过程中,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选用语言,灵活地划分段落。在行文时要注意结构合理(标题、导语、正文、结尾、落款),报告文字规范,具有审美性与可读性,通读易懂。注意对数字、图表、专业名词术语的使用,做到深入浅出,语言具有表现力,准确、鲜明、生动、朴实。
修改报告
报告起草好以后,要认真修改。主要是对报告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进行检查,加以增、删、改、调。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才能定稿向上报送或发表。
此外,撰写调研报告时,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调研目标
明确调研的目标和研究问题,确定要调查的范围和内容。
收集调研数据
根据调研的目标,采用合适的方法和工具收集数据,例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或文献研究等。
数据整理和分析
整理和清洗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归纳。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和工具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和发现。
编写报告大纲
根据调研目标和结论,制定报告的大纲,明确报告的结构和内容。一般包括引言、研究方法、结果分析、结论和建议等部分。
撰写报告正文
按照报告大纲,逐步撰写报告的正文部分。要确保内容准确、清晰,结构合理,语言简练。
撰写报告摘要和目录
根据报告的内容,撰写简洁明了的摘要和详细的目录,让读者可以快速了解报告的主要内容。
审阅和修订
对报告进行自我审阅,并请他人对报告进行审查和修改,确保内容准确无误,逻辑严密。
图表和附件
根据需要,在报告中加入合适的图表和附件,以支撑和补充报告主要内容。
最终版报告
根据修订意见,制作最终版报告,并整理格式、编号和标注等细节。
报告演讲或演示
根据需要,可以准备一份简短的报告演讲稿或制作报告演示文稿,以便给相关人员进行演示和说明。
分发和交流
将报告分发给相关人员,并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和讨论,解答他们的问题,并接受他们的反馈和建议。
这些步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调研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