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测试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确认性测试
确认会计记录和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例如,确认账户余额、确认收入和支出等。
交易测试
检查会计记录的交易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公司政策。例如,检查销售合同、采购订单等。
时效性测试
检查会计记录和财务报表是否及时更新和记录。例如,检查账户余额是否及时更新、检查资产折旧是否按时计提等。
审核测试
检查会计记录和财务报表是否符合审计标准和法规要求。例如,检查会计记录是否符合会计准则、检查财务报表是否符合会计法规等。
内部控制测试
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试,以评估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账务核实程序
对企业的账务进行核实,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调整程序
对于发现的错误或疑点,进行调整程序,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编写审计报告
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编写审计报告,向利益相关方提供审计结论和建议。
符合性测试方法
包括证据检查法、穿行试验法和实地观察法。证据检查法是审计人员根据测试目的,抽取一定数量的账表、凭证等书面证据和其他有关证据,以检查验证其有关控制措施是否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的一种方法。穿行试验法是指审计人员根据测试目的,有选择地抽取某项控制的几笔业务,按照被审单位规定的业务处理程序,从头到尾地重做一遍,然后将其结果与被审单位的业务处理结果相比较,以判断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的一种方法。
实质性测试程序
包括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细节测试适用于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的测试,尤其是对存在或发生、计价认定的测试。对在一段时期内存在可预期关系的大量交易,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这些测试程序有助于审计人员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发现可能存在的错误或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