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立法程序什么意思

时间:2025-01-26 12:54:52 手机游戏

行政立法程序是指 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制定、修改和废止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活动方式和步骤。这一过程涉及一系列标准化的阶段和步骤,确保行政立法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行政立法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编制立法规划

行政立法主体根据宪法、法律、法规的规定,编制具有指导性的年度计划、五年规划乃至十年规划,报国务院批准执行。

立项

国务院有关部门认为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应当向国务院报请立项。

起草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组织起草,国务院部门规章也应由部门组织起草。起草过程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征求意见

起草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审查

起草单位将草案及其说明、各方面对草案主要问题的不同意见和其他有关资料送国务院法制机构进行审查。

审议通过

行政法规和规章起草、审议之后,进入正式会议审议阶段,由国务院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审议决定。部门规章应当经部务会议或者委员会会议决定。

签署审批

行政法规审议通过后要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部门规章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

发布备案

行政法规和规章在公布后30日内报送有关机构备案,并接受审查。如果不适当,可以撤销。

这些步骤旨在确保行政立法的透明性、公正性和合法性,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公共利益和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