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抗体监测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采血
采血器材:包括防护服、无粉乳胶手套、防护口罩、灭菌剪刀、镊子、手术刀、注射器、针头、记号笔、签字笔、空白标签纸、胶布、抗凝剂、75%酒精棉球、碘酊棉球、15ml的离心管、1.5ml EP管、冰袋、冷藏容器、消毒药品、血清采样单和调查表等。
采血时间及方法:免疫注射后21天的动物方可采血。对采血部位的皮肤先剃(拔)毛,碘酊消毒,75%的酒精消毒,待干燥后采血。采血方法推行生猪站立式或仰卧式前腔静脉、牛羊站立式颈静脉、禽类翅静脉采血,采血过程严格无菌操作。
采血数量:单一病种抗体监测的每头(只)采集2~3ml全血,多病种抗体检测的每头(只)采集5~10ml全血。
全血保存:采集好的全血转入盛血试管,斜面存放,室温凝固后直接放在盛有冰块的保温箱,送实验室。从全血采出到血清分离出的时间不超过10小时。血清样品装于小瓶时应用铝盒盛放,盒内加填塞物避免小瓶晃动,若装于小塑料离心管中,则应置于塑料盒内。
血清分离与保存
血清分离:用作血清样品的血液中不加抗凝剂,血液在室温下静置2小时~4小时,待血液凝固,有血清析出。
血清保存:血清样品应存放在冰箱中,并确保样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
监测方法
检测方法: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血凝抑制试验(HI)。
免疫效果判定:
弱毒疫苗:商品代肉雏鸡第二次免疫14天后,免疫效果监测,鸡群免疫抗体转阳率≥50%判定为合格。
灭活疫苗:家禽免疫后21天进行免疫效果监测。
样本采集
采样方式:以“分点采集,区域全覆盖”的方式进行,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全面性。
样本数量:根据不同的监测目的和动物种类,采集的样本数量会有所不同。例如,累计采集牛血360余份,羊血10份,马血5份,禽血10份,犬血30份,畜禽口鼻咽拭子30份。
实验室检测
实验室技术:利用先进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对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抗体水平进行精准检测。
结果判定:通过监测,及时发现免疫抗体不达标的动物,为补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应免动物免疫密度达到100%,群体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维持在80%以上。
监测结果应用
补免工作:根据监测结果,对免疫抗体不达标的动物进行补打疫苗,确保免疫效果。
群体健康状态:通过抗体监测,考察群体健康状态,为动物防疫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步骤构成了动物抗体监测的完整程序,旨在确保动物免疫效果的科学评估和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实施。